找到相关内容1892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释恒强:《阿含道次第》讲纲(下)

      四意断(四正勤)   尔时。世尊告诸比丘。诸有星宿之光。月光最为第一。此亦如是。诸善功德三十七品之法。无逸行最为第一。最尊.最贵。   无比丘修四意断。云何为四。于是。比丘若未生弊恶法...。不造秽行。行戒成身。身光明。无所不照。成彼天身。善果报。成彼天身。众行具足。乃成天身。如是。诸比丘。名曰念天。便得具足。成大果报。诸善普至。得甘露味。至无为处。便成神通。除诸乱想。获沙门果。自致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4676942.html
  • 论唐五代宋元的画僧及其对绘画史之贡献

    花鸟竹石,多飞白墨趣,虚实相间,分外灵动,给人以美的享受;又如毗陵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居宁,所画草虫,笔力劲俊,墨简而趣远,梅尧臣《宛陵先生集》有诗句评其曰:   宁心实神授,坐使群辈伏。   ...

    思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5777016.html
  •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

    种种快乐幸福的追逐。如果我们出家人,还是天天去追逐世间的利益和快乐,就跟学修佛法的目的,跟自己的初发心相违背。《大庄严论经》说:“禁制于恶马,禁制名善乘,不制名。居家名牢系,出家为解缚。汝既得解脱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3377137.html
  • 明记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

    ?假令得生人中,圣道难得。或因施、戒、修福,得生人中,得作国王、大臣,富贵自在,纵遇善知识,不肯信用,贪迷,广造众罪,乘此恶业,一入三涂,经无量劫,从地狱出,受贫贱身,若不逢善知识,还堕地狱,如此...一个宗旨:学佛的目的在于成佛,所以我们必须尽未来际地精进用功。有时丛林里香,学院里放假,都是有目的的:是为了让大众调整身心,反省三业,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用功修行,不是去、享乐。作为出家人一定要发心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42477361.html
  • 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序分释义

    的人家。由于饮酒容易乱性,乱性之后,就容易在言行上,肆无忌惮,无度,犯下很多过失。所以,这种使人迷失的环境,比丘是不能前往乞食的。   ④王宫   王宫,是皇室及高官居住、往来之所,是禁卫最为...的人,让他们看到通过简单地向佛陀布施饮食的行为,就能获得如此大的福报,更何况依佛陀教诲而精进修行呢?使其对自己之前的怯懦行为,而生起深深的羞耻惭愧之心。   ⑨为了使那些身有残疾、心智狂乱的众生...

    王孺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3978276.html
  • 班禅洛桑却季绛称(慧贤法幢)的历史(一)

    进行,  时光刹那亦不住,性缓有闲受魔惑。  须知如空现霓虹。彩色虽艳速消逝,  青春健美增长时,亦将刹那变无常。  此如夏雨云中电,浊世寿短仅数日,  人死从不依老少,应重后世不。  亲眷犹如云... 皈处唯上师,三宝饶益法。  此情心未念,闲散行,  无义空度时,非痴即狂人。  何时阎魔捕,恐怖苦难胜,  恶趣现相时,痛悔随生起。  愿今心善思,三门正净道,  昼夜勤依修,趋至解脱城。”  ...

    云增·耶喜绛称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4978282.html
  • 从《净土三经》看极乐净土信仰中“伦理善”的位置

    今天命未究,且当。为遮此念,故言‘不可以少善根得生彼国’。”(T37.325b)这是认为《小经》的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”是为纠正《大经》、《观经》的“临终十念即得往生”而说的。   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0078395.html
  •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思所成地体义伽他经论对照(上篇)[2]

    由不为依为导,能断色、无色系二有暴流及断一切无明与见二种暴流。是故名为超渡大海。   云何“精进能舍众苦”?谓如有一有学见迹,作是思惟:我应当证三界离欲,诸结永尽。便臻远离,于彼勇猛精勤而住,不...为依止故,顺生死流,贪爱势力令于五趣生死河中顺流漂溺。与此相违四种因故,能度暴流,如应当知。   云何复依想受灭定以显差别?谓如有一,先已证得想受灭定,复住,多住想受,而不多住诸想受灭,由此因缘...

    陈琼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278954.html
  • 佛经启悟法

    净化本体的方法,则是以佛法上的六度——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来净除我们心识上的六弊——悭贪、毁犯、嗔恚、、散乱、愚痴。这六弊净除了,我们生命的本体即可恢复本来的明朗,获得永恒的解脱。...茶,前次渍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,能令茶味更好。如此泡过二次三次乃至几千次,每次渍一点,每次渍一点,久而久之,便不茶叶,拿开水冲进去,不到一会,居然有色有味,可以当茶喝。从前打过猎的人,看见猎枪会手痒...

    悟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1979018.html
  • 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

    原理来说,能够“勤行精进”而不以为难、不以为苦的,事实上都是已得诸佛菩萨的护佑摄化,而能远离懈怠,已能于法得乐的。而这样的行者,也是不离于念佛的。如龙树菩萨在《十住毗婆沙论》说:“菩萨在初地中心多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3879035.html